第129章 祭奠鄧謹

-

豫州,開封府。

鄧舜站在開封府巡撫大門口,這裡對鄧舜來說有很多的回憶,自己父親就是開封府巡撫,自己小時候也冇少在這裡玩,但是隨著叛軍打到開封府,父親在被叛軍郭文仲、張成、侯荊圍困整整五個月後,郭文仲以掘黃河水相威脅,為救全城百姓,父親鄧謹開城自殺殉國。

鄧謹死後,天雄軍並冇有為難他的遺體,將其安葬在了開封城東北的萬歲山,萬歲山說是山,其實就是一個有土包的前朝皇家園林,這裡有山有水,風景秀麗。

雖然是前朝皇家園林,但是已經荒廢多年,萬歲山離開封城隻有五公裡,步行也就一小時多,平日開封城百姓有到萬歲山踏青遊玩者不計其數。

不過今日萬歲山被第五軍第十三鎮嚴密封鎖起來,周圍有士兵站崗,凡是到來的百姓除了有邀請函的,其他都被勸退,因為今天鄧舜要上山祭拜父親的墳墓。

萬歲山上,一座新修不久的廣場,廣場北側有一座新修的墳墓屹立在那裡,一座墓碑矗立在墳墓前,墓碑上麵刻著《大龍朝開封巡撫鄧謹墓》,墓碑後麵刻有鄧謹的生平,重點介紹了他為救開封全城百姓,不得已開城,自殺殉國的英雄事蹟。

一群身穿黑色軍服的士兵荷槍實彈的保護著中間的一人。

這群士兵的火槍不同於軍隊使用的滑膛燧發槍,而是一種安裝金屬子彈的全新步槍,這種步槍由木質槍托,鋼製槍管組成,槍全長一米四,槍管長九百豪米,內有線膛,後發裝填,槍栓采用旋轉後拉模式,整槍重量五千克,銅製十二毫米子彈,每分鐘可射擊十發左右,有效殺傷六百至七百米。

這種步槍是跨時代的產物,步槍由張燾設計發明,張燾是著名火器研製專家,杭州府人,他應宋迎興邀請加入大龍朝皇家科學院,專門研製火器。

大龍皇家科學院由龍嘯天任名譽院長,宋迎興任院長,徐子先和費裡德裡希任副院長。皇家科學院現階段主要開展火器、蒸汽機,農業、鋼鐵冶煉、數學、天文等方麵的研究。

其中宋迎興和張燾主要研究方向是火器,費裡德裡希在高爐建設完成後,就馬不停蹄的開展起了蒸汽機的研究,而徐子先主要是農業和數學方麵的研究,其實徐子先也對火器有一定的研究,經常與其他三人一起探討火器的未來發展。

四人除了是皇家科學院的成員,還擔負著瀋陽國立大學的教授工作,計劃培養更多的科學家。

在嘯天十三年底,在幾人的通力合作下,大龍朝第一台蒸汽機終於發明出來,雖然其密封效果不好,活塞依靠銅片密封,其做工效率隻有百分之十左右,但是其真正做到了不依靠人力,實現了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

第一個依靠蒸汽機生產的物品就是熱合金鋼管,依靠蒸汽機的撞擊力鐵嶺鍊鐵廠生產出了第一批合金鋼製鋼管,大大提高了火槍的使用壽命。

隨著張燾偶然發現了雷汞,隨著進一步的實驗,張燾發現雷汞能夠實現撞擊引爆的特點,於是根據心中未來火器的想法,與宋迎興、費裡德裡希、徐子先一起設計、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支針擊式步槍,通過不斷修改、改善,將直拉式槍栓改為了旋轉後拉模式,將紙質子彈改為了銅製子彈,將平滑的槍筒改為了線膛,這樣射出的子彈帶有旋轉,子彈速度更快、更遠。在槍筒上安裝了準星,隻要做到三點一線就能命中目標,提高了步槍的打擊精準度。

當然這支跨時代的步槍也有缺點,就是槍栓處氣密性不好,但是相對於滑膛燧發槍,這支步槍無論是射擊速度,還是距離、精度都有了顯著的提高。

其實徐子先也發明瞭一種後裝槍,是依靠槓桿原理,將槍筒與槍托成七字形,裝入子彈,依靠槓桿原理將槍筒與槍托合攏為直線,扣動扳機,撞擊燧石點燃藥池火藥,引燃子彈藥池,推動彈頭向前,但是原理與滑膛燧發槍一樣,雨天對槍支的影響很大。

隨著張燾步槍的第一支樣品完成,徐子先就放棄了自己的步槍,開始與大家一起完善張燾的這支跨時代的步槍。

這支步槍逐漸完善,由龍嘯天試射後,要求兵部後勤開始生產,並起名為嘯天十四步槍。

這種步槍的生產需要大量蒸汽機的配合,於是龍嘯天又在瀋陽成立了瀋陽機械廠,專門生產、研究蒸汽機。為了應對鋼材的大量需求,又在鞍山開始新建一座年產一百萬噸鋼的大型鋼鐵廠。

當鄧舜、李擎領著第五軍的部分軍官走到萬歲山山頂,才發現了一群身穿黑色軍服的侍衛,他們的臂章上是一條金龍和一頂皇冠的組合,上麵寫著大龍朝內務府禦前侍衛的職務。

鄧舜和李擎看到內務府的侍衛,就知道皇帝陛下來了,於是趕緊帶著所有將士走到廣場中間的龍嘯天麵前,對著龍嘯天行軍禮,龍嘯天向所有將士回軍禮,並說道:

“向第五軍的將士致敬,你們為國家、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光複豫州全境,我代表大龍朝內閣、全國百姓感謝你們的付出,你們辛苦了!”

所有將士集體大喊:

“不辛苦!”

然後龍嘯天放下敬禮的手,對著鄧舜說道:

“今天是舅舅的兩週年祭日,婉兒由於懷孕冇有過來,諸葛首相政務繁忙是我不讓其舟車勞頓的,舅舅是國家的英雄,是為國家和百姓而殉國的,曆史不會忘記他的。”

龍嘯天與鄧舜說完,對著一旁的司儀道:

“祭奠開始吧!”

於是司儀大聲喊道:

“祭奠開始,有請開封府士農工商代表入場就位。”

很快就走進來許多人,其中有開封府官員、工人、農民、商界代表,有年輕人,有被人攙扶的老翁,有窮人,有富翁,有學子,他們均排列整齊有序,手捧鮮花。

龍嘯天走到前方,大聲說道:

“今日是鄧謹巡撫兩週年祭日,兩年前鄧巡撫在叛軍圍困開封之際,接任守城主將位置,帶領開封全城官員、將士、百姓死守開封城五月之久,為了全城百姓不被叛軍掘黃河水淹全府,鄧謹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打開城門保全百姓,鄧謹卻自殺以身殉國。今日是鄧巡撫兩週年祭日,我們在這裡緬懷先烈,學習其當年為國為民的一腔熱血,鄧謹巡撫的事蹟值得我們每一位開封府人學習,值得每一位大龍朝百姓學習。”

龍嘯天講完話,然後是向鄧謹墓進獻花圈,花圈有五個,一個輓聯上寫著大龍朝皇帝龍嘯天敬上,一個寫著大龍朝內閣全體成員敬上,一個是大龍朝兵部全體成員敬上,最後兩個是第五軍全體將士敬上,開封府全體百姓敬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