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十六 章

-

購v率足一半即可正常閱讀新章,

否則需延遲,

不便之處,

請親諒解 “東哥!”

日思夜想的甜脆嗓音從話筒中傳出,趙向東一貫冷硬嚴肅的五官柔化,

露出笑意,

“寧寧,是我。”

“寧寧,隨軍申請已經批下來了,

我請了假,

後天就能回來接你。”

那邊果然傳來歡呼,“真的嗎?”

薑寧是真高興,

她一直掰著手指頭算著,

數夠兩個月後的這幾天,一直豎著耳朵等村委喇叭,

要不是囑咐過丈夫傍晚後纔打電話來,恐怕她白天也得分神。

“那我等著你,

哦不,我去市裏接你!”

老實說,

待在趙家對著一群陌生的婆家人,

並不是件很愉快的事,隨軍申請終於批下來了,婚後生活終於要步上正軌,

薑寧雀躍。

趙向東忙追問:“你哥哥也去嗎?要是坐客車,

你自個兒不許來。”還不夠讓他擔心的。

冇有看見人,

但他的憂心溢於言辭,薑寧眉眼彎彎,眸中有甜意,“嗯,我知道的,我二哥去市裏出差呢,我像上次一樣搭順風車就行。”

年關將至,近半月薑紅兵天天出差,最近幾日都跑縣城市裏路線。

“那好。”

有二舅哥安排,趙向東放下心,“寧寧,家屬區的房子也批下來了,聽說是剛建好的樓房,我明天去看看。”

他有些遺憾,“也就認認門,估計來不及打掃了。”白天還得工作。

“那有啥,咱們到家一起打掃呀。”

雖然不是名下的房產,但隻要趙向東還在部隊,職位也冇變,這就是兩口子和以後孩子的的居所了。

趙向東才二十六,這麽年輕又是剛升營級一年,估計幾年內軍職都不會發生變化。

一家人待在一起至少住好幾年,這就是他們的家了。

“家”這個字眼,讓趙向東身心舒暢,對,他娶媳婦了,有了自己的小家了。

“好。”他低低應了一聲,聲音醇厚,帶著眷戀,薑寧聽著心頭暖烘烘的。

“寧寧,我得下午纔到。”趙向東估算了一下時間,囑咐道:“你就在你哥朋友那供銷社等著,我下了火車就去找你。”

通訊不方便,火車也未必準點抵達,再加上買票班次問題,他也就能說個大概時間,薑寧要是進站等,萬一等久了他心疼。

薑寧更不樂意在外麵枯等,眨了眨眼,“那我偶爾進去看看,冇看見你我就出來,我們在供銷社碰頭。”

媳婦兒的心思,趙向東能猜出一二,他無奈,隻好說:“那好吧,你注意安全。”

“我會的呢~”

村委還有人在,薑寧說話得顧忌著,最後這一句,她才壓低聲音,隱隱帶些撒嬌。

“薑寧同誌,好好說話。”

趙向東當然知道村委有其他人,在外親昵,讓他有些窘迫,軍人習性讓他板著臉說了一句,不過他眸底卻是帶著歡喜的,絲絲甜意溢位,蔓延整個心房。

說了一句,又怕自己太嚴厲讓她委屈,忙放軟聲音低低哄著,“寧寧聽話,我很快就回來接你。”

所幸他的小媳婦兒冇生氣,嬌嬌回了一個鼻音,“嗯。”

他微笑。

說了幾分鍾,才依依不捨掛斷了電話,回去後,薑寧給趙父趙母說了這個訊息,並表示了自己後天要去市裏接人。

有了上次經驗,正在考慮買賣的老兩口並冇有提出異議。

薑寧提水洗漱乾淨,掩門上床,躺下扯過棉被蓋上,丈夫摟著她睡的記憶還挺清晰,他馬上就要回來了!

她發現自己的惦記比想象中深,甜絲絲的,這大約就是戀愛的滋味,先婚後愛的感覺還挺不錯哈。

薑寧在被窩裏打了個滾,拱了拱團成個繭子,好了不想了,快睡吧,明天回孃家再給爸媽哥哥們說。

*

“東子回來了?那太好了!”

得知隨軍申請下來,薑家人是非常高興的,夫妻分離不是事,總要聚在一起過日子纔是好的。

薑母這兩天有空就嘀咕這事兒,聞言顧不上搬紅聯,直起腰叮囑閨女,“寧寧,要不你今天別去縣城了,回去收拾收拾?”

薑家父子幾個也點了點頭,薑紅兵道:“東子之前婚嫁休了一個月,又快過年了,他能請到的假肯定不多。”大約最多三四天吧,畢竟這假期不能緊著你一個人安排。

這問題在部隊待了多年的薑父有發言權,“是這樣的,過年申請休假的人少不了。”幸好隨軍申請批下來還有大半月才過年,時間鬆點還能請假。

隻是這麽一來,趙向東回家待一兩天就得攜妻折返了,頭次過去安家,要收拾的東西多,薑寧提前準備纔不會手忙腳亂。

“不用呢,我這兩月都收拾得差不多了。”

薑寧剛進趙家門冇多久,東西都整整齊齊擱在籠箱裏,她本來就打算隨軍的,這兩月不過暫住,她除了必不可少的日常用品,其餘都冇翻出來。

她給自己要帶走的物品都列了單子,收拾出來單獨放在一個大箱子中,到時候一打包就行了。

準備工作早已做好了,不必擠在一天,“我今天照舊出攤就行。”

薑寧給家裏人解釋完畢,又蹙眉道:“不過我從明天開始,就不能給家裏幫忙了。”

明天去接趙向東,夫妻倆隨即返回部隊,紅聯攤子本來就忙得不可開交,少了一個主力估計夠嗆。

“怕啥?”

薑建設把牛車從後門趕進院子,剛好聽見這句話,笑著介麵,“少個人就慢點乾,活人還能被尿給憋死?”

他跳下牛車,拉著轡頭讓牛換個位置,方便上貨。這牛車是借村裏的,薑家天天用,好在他們很會做人,給餵飽還付租金,村裏冇意見。

“就是,寧寧你別擔心,到了楊市,跟東子好生過日子纔是正經。”薑紅兵一邊利索搬貨上車,一邊說話。

他很認同大哥的話,人少就賣慢點兒,獨家生意還怕啥?反而是妹子的幸福重要多了,哪怕真賺少或者不賺,也得緊著那頭來。

“哎!”薑寧高高興興應了一聲,這輩子有全心全意疼她的家人,纔是最寶貴的收穫,轉念一想,她又捨不得了,“爸媽,哥哥嫂子,我捨不得你們,還有小傑。”

可是誰又捨得她呢?

一家人沉默片刻,薑父薑母摸摸閨女的發頂,目露不捨,薑紅兵提了提精神,笑道:“我們不是商量好了嗎?林縣太小,家裏以後就往楊市發展,最多幾年,咱家又能聚攏在一起了。”

楊市是省會,本省經濟中心,這是雙贏,薑家男人有眼光,走一步看三步,對未來還是很樂觀的。

到時候薑寧雖不能住一塊,但誰家出嫁女不是這樣,能在一個城市就很方便了。

這還真是,薑寧露出大大的笑容,“嗯,我等著你們。”

兄妹幾個都不想父母傷感,薑紅兵隨即轉移話題,“對了寧寧,你今晚把賬目算一下,我明天先幫你把錢給存上。”

最近這半月太忙了,賬目一直冇有及時算妥,好在紅聯年畫的批發價以及零售價都是定好的,不影響付貨款給印刷廠以及分三成利潤給衛安國。

剩下那些款項都是自家的,最近一家人身疲力乏,時間不湊合也冇去存上,都擱在家裏的箱子鎖著。

薑家人感情好無猜忌,本來早點晚點算都無所謂的,但問題是現在薑寧要離家了,還是先理清更合適。

薑紅兵的話,薑家老兩口很讚同,他們一向認為孩子們雖是親骨肉,但涉及利益還是及時分得清楚明白更好,這樣更利於兄妹關係融洽,完事後互相幫助又是另外一回事。

薑父拍板,今天下午提早收攤,既騰出時間算賬,也好讓忙碌了半月的大夥兒歇口氣。

忙綠一天傍晚回了家,兄妹三個算賬數錢,晚飯前就將賬目理了個清楚明白。

一對紅聯利潤一毛,除去衛安國的三成,剩下七分,大年畫也是這個價,其餘小些的年畫窗花則不等。再減去攤子租金以及其他方麵的打點,半個月薑家純利潤三千七百五十多塊。

“真的嗎?”劉慧芳瞪大眼,捂住嘴纔沒有冇發出驚歎,她知道自家賺的多,但實際數字出來,還是十分震撼。

廠裏正式工三十二塊錢月工資,這也得十年不吃不喝才能給攢上,她不禁問了句,“我冇聽錯吧?”

“冇呢,大嫂。”

答話的是薑寧,一點冇錯,改革剛開始,這批讓人瞧不起的小攤販,絕大部分,都成為了先富起來那撮人的中堅力量。

他們腦子活行動力強,還抵抗住了閒言碎語等各種壓力,富起來也不是偶然。

大嫂一臉如夢似幻,薑寧好笑,“不過,明年這紅聯買賣大概冇現在好做了。”

改革進一步落實,有了今年的經驗,明年不管是印刷的廠子,還是批發貨物的零售者,二者必然都會陡然增長,獨家生意肯定不可能了。

要知道單單是印刷廠,市裏就不止一家的,今年印刷一廠準備充足一枝獨秀,其他廠子眼紅肯定的。

不過雖事實如此,薑家兄妹三個麵色卻十分輕鬆,改革深入好啊,方方麵麵都鬆乏起來,路子多得去了,他們又不是非得在紅聯攤子上死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