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這東西好吃

-

為太子殿下培養人才,李子青無怨無悔!

更讓他欣慰的是,太子殿下和穆小將軍還活著,這就已經很好了。

爹爹,你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孩兒.......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得活著了!

李子青紅了眼眶。

“我知道這對於你來說是大材小用了。

但請你放心,將來的一切,會越來越好的,我不會再讓你和家人受苦的。”

穆南琛的一句承諾,卻讓李子青再次泣不成聲,也讓穆邵江和孤獨淵都紅了眼眶。

李家的變故他們都知道原因。

能夠再次與之重逢,是老天有眼,讓他們絕處逢生。

也是初兒本事過人,將李子青從閻王那裏拉了回來。

這是李子青的福氣,也是他們的福氣。

有李子青在村裏做夫子,他們就能剩下許多力氣了。

李子青和穆邵江這邊還不能吃太辣太硬的東西,陌錦初這邊就讓黃氏給幾人做了番茄雞蛋麪,又給他們涼拌了一盤小蔥拌豆腐,還炒了四個菜,兩葷兩素。

而同時,其他的飯菜也上了桌。

有香噴噴的麻辣燙和麻辣粉,還有各種烤肉。

一看見烤肉上來,洛清歡便忍不住聞了一鼻子。

“哎呀,香,實在是香!

冇想到陌錦初還挺能折騰,居然做出了這般噴香的食物,真是好誘人。

來,都動筷子,今晚又是一個能把人吃撐的夜晚。”

孤獨淵有些無語地睨了一眼洛清歡,然後招呼大家一起吃。

當吃到那盤清爽可口,又鬆軟清香的豆腐時,穆邵江幾人都是眼睛一亮。

“哎吆,這吃食還真合我這個老傢夥的口味。”

其他幾人也是連連點頭。

“這錦初丫頭做出來的東西啊,吃起來可都是很可口的。”

看著洛清歡不停吃著烤肉和麻辣燙,即便被辣的不停在那裏斯哈也捨不得放下筷子,穆邵江幾人都是忍俊不止。

看來陌錦初的這個新吃食很受年輕人的歡迎啊。

就連孤獨淵都冇能忍住美食的誘惑,嚐了兩片洋芋片以及一根地瓜粉後,也是禁不住一頓猛誇。

“這樣的吃食若是拿出去賣,一定能賺不少銀子的。”

而穆南琛隻是點了一下頭,便又將一串蘑菇塞進了嘴裏。

真是太好吃了,哪怕是有點辣。

但這麻辣鮮香的味道卻讓人慾罷不能,吃了還想吃!

要說最激動的,還要數李村長了。

冇有什麽事能比村裏孩子上學這件事更讓他激動和開心了。

以前洪灣村窮,村裏冇有一家能有能力送孩子去進學堂。

也因而村裏至少有五十年未曾有過一個讀書人了。

可現在,村裏的孩子能上學了,且所需的束脩費穆公子都一力承擔了下來,這怎能讓他不激動?

還有初兒丫頭新發明的這幾樣吃食,若是生意能大火,那他們的地瓜和洋芋豐收後也不怕冇有出路了。

越想,李村長越激動。

初兒丫頭前些時日還在說做粉條的生意,冇想到,她現在就已經做出來了,真是好厲害!

嚐了一口那粉條,李村長也是滿心歡喜。

這東西好吃,柔軟滑溜,好吃!

那盤兔肉就燉了這粉條,即便冇放辣椒那味道也是很誘人。

不說穆南琛幾人吃得一陣饜足,就是村裏人都吃得顧不上說話了。

張禮幾人有烤肉的經驗,帶著村裏的青壯年聚集在一起邊烤肉邊閒聊,氣氛那是一個熱火朝天。

而村裏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喜歡陌錦初這邊的麻辣燙,都學著陌錦初的樣子拿著菜和粉條在鍋裏燙好然後放在大盆裏拌上陌錦初調好的料汁和油辣子。

哎吆,吃上一口,那麻辣鮮香的味道差點冇讓他們咬掉自己的舌頭。

等男人們也嚐上一口後,都被折服在了這散發著奇香的吃食裏。

烤肉的味道讓他們欲罷不能,這麻辣燙的味道也讓他們無法捨棄了。

尤其是那兩百名暗衛,都快要被陌錦初做出來的吃食給香暈了。

以前還在為來到這荒地擔憂冇吃冇喝,冇想到,人家這裏的吃食哪怕是在京城都是吃不到的。

一頓飯一直吃到月上柳梢,大家才意猶未儘摸著肚皮回了家。

哈哈,這日子過得真是太舒坦了。

外邊的人吃不到的好東西,他們就提前吃到了。

而陌家最開心的就是陌錦竹。

等燒好了木炭,他這邊的生意也就能做起來了。

至於木炭,五葉草幫助陌錦初在一座荒山裏挖了一個燒製木炭的土窯。

這些時日陌錦初和穆南琛進去也是燒製了不少。

哪怕是開店,也夠用一段時間了。

這讓陌錦初深深感到了人手的緊缺。

雖然燒製木炭也隻需陌錦初用神識操控即可,但穆南琛還是看出了陌錦初的疲憊。

“初兒,若是你相信我,那就將這個燒製木炭的活計交給我來做,你隻需將所需的木材搬來這裏即可。”

那些木材其實都不用陌錦初搬運,五葉草就能做到。

陌錦初看著穆南琛含笑道:“怎麽可能不相信你?

隻是你那邊現在也冇有人手了。”

她知道,穆南琛現如今也就有三百多人可用。

大多數都在她這裏了,其他人也是各司其職,很忙的。

“怎麽會冇有?

這裏每日隻需進來一個時辰就可結束勞作。

製鹽那邊不是每天都忙,多數人忙完後都是去礦山那邊幫忙的。

抽出幾個人輪流進入這裏燒製木炭,一天也能有幾個時辰的出產量,總比你留在這裏勞精費神的好。”

陌錦初一聽,頓時眼睛一亮。

“這個辦法好。

我總想著現在人手有些緊缺,什麽事情都需要我親力親為,倒是冇想過這些。”

穆南琛笑著將一窯的木炭用鐵鉤掏出來,然後擦了一把額角的汗。

“製作粉條你也可以從留守在村裏的婦人中挑出幾名來幫你。

一天四個時辰的勞作,估計她們怎麽都能抽出時間來的。”

村裏並不是每個婦人都有資格去作坊裏做工的。

兒子多的人家,家裏甚至還會有兩三個婦人留在家裏做飯,照顧家裏的田地。

從這些人家裏挑出一個能乾的幫著做粉條,那是完全可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