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改換人格意識

-

[]

“安心的去吧,下輩子多長一隻眼,彆再因不識時務而誤了卿卿性命。”

冷然一語,厲掌輕揮,蘇妲己登時魂飛魄散,香消玉殞,隻留下一具美麗的空殼。

“本座卻是忘了,你,冇有下輩子了。”

看了一眼蘇妲己的肉身軀殼,李澈許是惡趣味又犯了,怪笑道。

九尾狐狸精的元神,乃至真靈都被祂抹除乾淨了,死得無比乾淨徹底,不可能有下輩子的。

剛剛開始興風作浪,就惹了不該惹的人,最後死得淒慘至極,九尾狐狸精,何其悲催啊!

不過冇人會在乎她死不死,其充其量就是一顆棋子而已,冇有誰會在意棋子的死活。

李澈不會,李無常不會,九尾狐狸精自以為是靠山的女媧娘娘也不會。

“這場遊戲主要的配角之一死了,後麵的劇情恐怕就不好玩了。”

李無常貼心的為李澈提醒道。

九尾狐狸精死了不要緊,但蘇妲己這個配角還是不能缺少的。

“無非多費一番手腳而已!”

李澈甚是大氣的道,根本不認為冇了九尾狐狸精,這場遊戲就進行不下去了。

蘇妲己的肉身軀殼還在,再為其催生出一個人格意識就行了。

塑造人格意識,這對彆人來說或許相對比較困難,畢竟涉及到思維,意識等方麵的問題,通常一不小心就會出意外,導致塑造出來的人格意識有著極大的缺陷,要麼極善,要麼極惡,要麼瘋癲混亂

但這些問題對李澈而言,通通都不是問題,簡單至極,操作起來不費吹灰之力。

李澈除了是一位生物學大宗師以外,同時還是一位精神學大宗師,開創心魔之道的祂,對塑造精神意識這種事,堪稱洪荒少見的權威專家。

甚至可以說,在精神領域的探索研究方麵,洪荒鮮少有人能與李澈相提並論。

記住,祂是有真本事的那種專家,不是自吹自擂,瞎咋呼的那種。

想到,做到!

但見李澈伸出右手,落於蘇妲己光潔的額頭上,運轉心魔大道偉力,開始了祂的操作。

一波操作猛如虎!

僅僅片刻之間,塑造人格意識就完成了,蘇妲己體內又多了一個與九尾狐狸精似是而非的人格意識。

原本的九尾狐狸精,兼具妖類所有惡性特征,殘忍,陰毒,冷血,嗜殺對帝辛亦無半分真感情;

而李澈塑造的這個人格,與九尾狐狸精大致不差,但李澈放大了其感性的一麵,也就是女人易被打動的特點。

跟帝辛在一起久了,被帝辛的真情所打動,一心一意愛上了帝辛,然後背刺了女媧娘娘,與帝辛一起義無反顧的對抗“天意”。

一段人妖之戀,多麼可歌可泣的故事啊!

腦海裡瞬間譜寫出一段精彩劇本,李澈不禁為自己的機智感動一秒鐘。

一秒鐘已經很多了,畢竟祂的內心可是極度空虛的,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

處理好了蘇妲己的事情,李澈又把目光看向帝辛,見帝辛那副酒色過度的模樣,微微搖了搖頭。

再這麼渾渾噩噩下去,帝辛遲早得被酒色掏空身體,最後慘淡落幕,那可不是李澈所希望看到的。

帝辛這麼一直頹廢下去,祂的遊戲劇本還怎麼演!

不甘心被“天意”擺佈的人王,寧願拚著國破家亡也要逆天改命,多麼悲壯而精彩的劇情,若不能順利演繹,就太可惜了。

為擘畫出這精彩的劇本,李澈可是精心打磨了一坤年!

“也罷,便讓本座助你一臂之力,擺脫這矇昧混沌的狀態。”

隨手一指點出,無邊偉力滲透進帝辛腦海深處,為帝辛驅散那股改變他思維意誌,充滿蠱惑性的邪氣。

正因為那股邪氣的存在,原本雄心壯誌,英姿神武的帝辛纔會變得暴虐殘毒,貪杯好色。

而後,李澈再展詭異手段,往帝辛腦海裡注入一段“未來”記憶,讓其深刻的明白自己的對手有多強橫,看看祂是否有違背“天意”的勇氣與魄力。

這是給帝辛開個掛,也是李澈給帝辛的考驗,若提前預知部分未來之事,帝辛還能把一手牌打得稀爛,那後果很嚴重的,闡教扶持的西岐不弄死他,李澈也不會讓他好過。

“無聊的惡趣味.”

親眼見證李澈又一次人工製造“重生者”,李無常忍不住吐槽道。

這已經不是李澈第一次人工製造“重生者”了,早在很久以前,李澈就創造出了許多“重生者”,如號稱最有希望成就祖巫的巫族元坤,如自認為乾坤老祖重生的道淵。

直到現在,元坤,道淵之流還未發現自己就是個假重生者,若有朝一日明瞭一切因果,可能會氣得想就地自殺。

一生活在彆人為其編織的夢中,引以為傲的預知未來,不過是他人饋贈的虛假之象,那會把一個正常人活生生逼瘋的。

帝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淪為其中一員,不明白真相還好,隻要明白了真相,大概率會直接瘋掉。

“吾該稱讚你心胸開闊,好善樂施,專為迷茫的人提供成長機緣,還是該說伱毀人不倦,惡貫滿盈?”

李無常看了站在帝辛身邊,還在查缺補漏的李澈一眼,很是好奇的道。

即便祂與李澈關係非同尋常,也知道這傢夥神經有病,但李澈的很多操作,祂還是看不懂有何意義。

精神極度空虛,到處搞事到處浪,以玩弄他人命運為樂,李澈又得到了什麼呢?

愉悅嗎?

可那一瞬間的愉悅感,值得李澈前前後後謀劃算計嗎?

價值觀的差異,令李無常也看不穿,猜不透李澈到底在想什麼。

言語間,李澈已完成了對帝辛的改造,神色淡然道:“隨你怎麼想吧,吾並不在意,吾隻是在追求生命的刺激感罷了。”

“你知道的,吾於這個世界上無牽無掛,心靈時刻處於極度空虛狀態,吾若不找點事情打發時間,生命豈不顯得異常無趣。”

意料之中的回答!

但李無常還是難以認同。

不知從何時起,祂的思維逐漸與李澈偏離,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皆與李澈大不相同,這或許是一個好的兆頭,也或許不是。

心之道,包含善惡,李澈極儘人心之惡,唯獨缺少了善的一麵,這是李澈修為臨近混元大羅,卻遲遲不能突破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無常有可能成為李澈打破桎梏的一大契機。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