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兩大神劍合一,逐月戰車

-

11月初,

香港的股市已經徹底崩盤,經過一個多月的暴跌,已經跌至860點;

要知道在年初恒生指數最高紀錄是1900點,而在1981年底最高紀錄是2300點;

股市的崩盤,預示著整個業界的崩盤,銀行緊縮銀根,地價樓價暴跌。

地產市道崩潰,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地價,此時香港地價普遍下跌50

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級住宅用地,九龍灣工業用地的售價,從1981年初的360港幣每平方尺的水平,跌至每平方尺僅需35港幣;

港島南灣道一帶的高級住宅用地,亦從1981年初的1500港幣每平方尺的最高水平,跌至每平方尺僅需650港幣。

地價下跌的同時,又帶動了樓價、租金大幅下跌;

樓價下跌了30%以上,例如北角住宅樓價從1981年中期最高價1300港幣每平方尺,已經跌至850港幣每平方尺;

租金跌幅最小,但也高達20以中區甲級寫字樓為例,在1981年中期每平方租金為32港幣每平方尺左右,現在已經跌至25港幣每平方尺左右(每月)。

.......

益大集團。

鐘正文在辦公室來回踱步,臉上的愁雲密佈。

銀行收緊貸款,地價樓價暴跌;

而佳寧集團的支柱是地產,靠貸款支撐起的佳寧集團,此時得到的無疑是一根絞索。

香港商界,無人不知益達集團和佳寧集團是孿生兄弟,自己和陳鬆青多次聯手合作,打得火熱。

“不行!益大集團清盤破產隻是時間問題,屆時如此高的負債和擔保,我絕對是死神來臨。為今之計,隻有離開香港再說。”鐘正文狠狠心說道。

所謂狠心,自然是要留下一個人照看公司,否則萬一形勢好轉,豈不是不知情;

所以,鐘正文決定留兒子在香港照看公司。

說做就做,鐘正文開始忙碌起來;

“咚咚!”

敲門聲響起,嚇得鐘正文手中的檔案掉在了地上。

“誰?”

冇人回答,辦公室大門卻被打開,走進來的正是香港證監會官員以及幾名便衣警察。

“鐘先生,我們這裡有個案件,需要你配合調查一下!”證監會官員語氣嚴肅的說道。

冇有辦法不嚴肅,因為這個案件牽扯實在太多,涉及的金額高達幾十億港幣。

“什麼案件需要我調查,你們找我的律師好了,我現在正忙著呢!”鐘正文故作鎮定的說道。

如果是一般案件,鐘正文如此說,香港的執法人員是不會繼續強製執行的;

但此事關係重大,上麵的人要求必須帶鐘正文回警局協助調查,並限製處境。

最終結果就是,鐘正文隻能被人帶走,同時麵如死灰!

與鐘正文被香港警方控製的時候,香港的媒體也開始報道一些關於陳青鬆的事情:

“金門大廈至今冇有售出!”

“佳寧集團負債高達60億港幣以上!”

“佳寧集團背後的金主是裕民財務,一個馬來的二級銀行機構!”

“史上最大的肥皂泡!”

“一個靠吹噓背景的大老千!”

一係列的負麵訊息,向佳寧集團和陳鬆青鋪麵而來;

同時,香港的股市、地產再次發生暴跌。

而香港警方也開始全麵搜查佳寧集團總部、佳寧集團財務顧問彙豐旗下的財務公司、法律顧問律師行,以及相關人員的私人住宅;

同時,證監會將佳寧集團相關上市公司停牌,等待著宣判。

陳鬆青做夢也想不到,自己最終居然敗在了傳媒手上;

要知道,當初可是香港的傳媒將自己捧上了神台。

此時,香港的股民也如夢初醒,開始咒罵陳鬆青為香港第一老千,同時又埋怨不負責任的吹捧;

不過仍有人相信,陳鬆青的海外政府背景,說不知道那個倒黴的國家的該死政府,派陳鬆青這樣的酒囊飯袋來香港大撒鈔票;

甚至還有人相信,海外政府不會見死不救,佳寧集團還可望重振雄風。

.......

隨著地產市道的奔潰,首當其中的就是那些采取冒進投資策略的地產公司,其中就包括恒隆、鷹君等新興地產公司,以及老牌地產公司的置地;

部分地產公司更是遭到了毀滅打擊,這其中就有益大集團、佳寧集團、嘉年華地產。

置地公司自不用說,從1980年下半年開始冒進,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敲定並投資了70個地產項目,資產負債高達180億港幣左右;

由於地產暴跌,中英談判陷入僵局,置地在美麗華舊翼項目、白筆山彆墅群項目、天水圍第6個大型屋邨項目,僅這三個項目預計就會虧損30億港幣。

恒隆公司在1981年上半年牽頭三個財團,一舉奪得了港島地鐵沿線9個地鐵站上蓋物業的發展權;當時地產正值高峰,加上這種大項目審批繁瑣,整個項目遲遲得不到批覆;

隨著地產暴跌,恒隆開始為自己的冒進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此時,恒隆所奪的9個地鐵站上的發展權中,中區美利道地段的紅棉大廈已經完工,正計劃施工金鐘二段的香山大廈;

香山大廈占地6.9萬平方尺,總樓麵麵積預計可達105萬平方尺;

但根據港府要求,需要補地價18.5億港幣,並限期28日完成。

地產暴跌,恒隆向港府提出將地價減至14億港幣,但不獲接納;

同時,原本預計和恒隆簽約貸款15億港幣的日本銀行,也臨時撤回承諾;

雙重打擊下,恒隆組成的財團麵臨著散夥,以及賠上4億港幣的‘撻訂’(押金)。

倒黴的還有鷹君,鷹君地產的創始人叫做羅鷹石,他有四個兒子,每個兒子都能獨擋一麵,顧有‘一門五傑’的說法;

但這次羅鷹石看走眼了,錯估了香港地產的形勢;

在地產最高峰時,鷹君投資了富豪酒店,以及在尖東修建了一座酒店,並收購了百利寶公司;

保守估計,鷹君地產將出現20億港幣的虧損。

........

但吳光耀聽聞陳青鬆已經被港府抓進了監獄,不由得輕聲笑了幾聲;

當然,陳青鬆並不是已經定罪了,還得需要法官審判;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世,陳鬆青牢獄之災少不了。

因為裕民財務的負責人冇有被陳鬆青滅口,以及陳鬆青的同黨都被一併控製了;

當然,陳鬆青犯的罪也不會判幾年,因為他自始至終都冇有承認他有海外背景,一切都是傳媒在造勢。

-